鱘魚個體大,壽命長,性成熟晚。大多數鱘魚在天然環境中性成熟年齡為10年以上,雄魚比雌魚早3-4年成熟。史氏鱘成熟年齡一般是雌魚9-10年,雄魚7-8年。 鱘魚對產卵場的要求非常嚴格,它們在自然環境下有時溯河上千公里尋找合適的產卵場,如果雌魚洄游到產卵場的道路被壩切斷,找不到適合的產卵環境,雌魚的卵泡就會退化吸收。 由于人工養殖條件與天然環境差異很大,在人工養殖條件下鱘魚要達到性腺發育成熟要采用人工調控溫度、光照,水流等環境因子,配合生理誘導等技術達到性腺發育成熟。在人工養殖條件下,可用人工配合顆粒飼料飼養。 承受水溫為1—30℃,生產商品鱘魚的最適水溫為20—24℃,秋冬季水溫最好不低于4—6℃。對水質的要求:溶氧要求大于5毫克/升,PH值6·5到8·0之間。 鱘魚的耗氧率屬于順應型,即水環境溶氧量高時,它的耗氧率也高;隨著水中溶氧的下降,其耗氧率也隨之下降。 鱘魚的耗氧率和窒息點均高于常規養殖魚類,僅次于鮭鱒魚,這就對養殖水環境提出了較高的要求,一般水中溶氧量應保持在6-8毫克/升,以保證順利生長。 鱘魚對外界影響的反應遲鈍。養殖中除沿池壁和池底游動外,很少做劇烈活動,消耗在運動中的能量很少,因此,飼養過程中的飼料系數相對較低。 鱘魚的食物慣性很強,拒食不熟悉的食物。如開始時是食用水蚤和水蚯蚓,轉食配合飼料時要有一定的馴化時間。 在養殖時要適時開口,在卵黃囊未吸收完畢的混合營養階段,適時投喂適口的開口餌料是提高魚苗成活率的關鍵,此期的魚苗為被動攝食,所以要求水中要保證一定的餌料密度,這樣才能有較高的存活率。 鱘魚的生長速度比較快,通常孵出的水花,經過1個月左右的養殖即可達到7-10厘米。條件合適的情況下,當年早春放養100-150克重的魚種,經過9-10個月即可養殖成0.75-1千克的商品魚。 |